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4篇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估单(Barthel)指数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诊断: 住院号: 项目评分标准评估日期 日常活动项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自理能力(ADL )评估单(Barthel )指数 姓名:性别:
年龄:
床号:
诊断:
住院号:
项目 评分标准 评估日期
日常活动项目 独立 部分独立或需要部分帮助 需要大帮助 完全依赖
进餐 □10 □5 □0
洗澡 □5 □0
修饰 (洗脸、刷牙、刮脸、梳头)
□5 □0
穿衣(包括系鞋带等)
□10 □5 □0
可控制大便 □10 □5(每周小于 1次失控)
□0(失控)
可控制小便 □10 □5(每 24 小时小于 1 次失控)□0(失控)
用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
□10 □5 □0
床旁椅转换 □15 □10 □5 □5
平底行走 45cm □15 □10 □5 □5
上下楼梯 □10 □5 □0
总得分:
评估人: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如果总分<60 分,需要协助完成日常生活。)
篇二: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调查表(一)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您所在班级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请您协助我们完成一个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的调查表,这个调查表里涉及的内容有助于我们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制定下一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希望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观察后在评价表(二)中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1 、幼儿在吃饭时 A自己能独立吃完(在半小时内)
B自己会吃但是需要成人提醒在半小时内吃完 C在成人提醒下吃饭超过半小时 2 、幼儿在吃饭时不喜欢吃 A无挑食现象
B 蔬菜(
)
C 蛋类(
)
D奶制品(
)
E海鲜类(
)
F肉类(
)
G其他类(
)3 、幼儿进餐时能够做到(此题可多选或不选)
A安静进餐
B正确使用餐具 C能够保持地面桌面及衣服的干净
D有加餐需求时能主动表达 4 、幼儿使用餐具时
A会用筷子吃饭
B需要在成人帮助下使用筷子
C不会使用筷子 5 、幼儿在进餐后
A能主动擦嘴并漱口
B 知道擦嘴漱口,但需要成人提醒完成C知道擦嘴漱口,但自己不能独立完成
D不会擦嘴漱口 6 、幼儿在洗手方面
A能做到餐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B需要成人提醒洗手
C不洗手 7 、幼儿在洗手时
A自己会独立卷袖子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不浪费水和肥皂
B自己会独立卷袖子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但是会浪费水和肥皂
C在成人提醒和帮助下能卷袖子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且不浪费水和肥皂
D不会洗手 8 、幼儿有大小便需求时 A 能主动如厕,不将大小便弄在池外 B能主动如厕,在成人提醒下不将大小便弄在池外 C没有如厕意识,需要成人定时提醒 9 、幼儿在大便后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A会自己擦屁股,主动冲厕所(或主动告诉老师)
B会自己擦屁股,在成人提醒或发现后冲厕所
C自己不会擦屁股但是能寻求成人的帮助
D自己不会擦,也不寻求成人帮助 10 、幼儿在穿脱衣裤时 A自己能独立并且按顺序穿脱衣裤
B自己能独立穿脱但是需要在成人提醒与帮助下按顺序穿脱 C自己只会穿脱简单外衣外裤大部分需要成人帮助 D自己不会完全需要成人帮助 11 、幼儿在脱下衣服后 A自己叠整齐并且放在固定位置
B会自己叠整齐但不会放在固定位置 C不会叠整齐但是会放在固定位置
D既不会叠也不会放 12 、幼儿在脱鞋后 A会摆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
B会摆放整齐但没有固定位置 C有固定位置但不会摆放整齐
D随意脱不会摆放整齐 13 、幼儿入睡时 A 能够安静的快速入睡
B 幼儿入较慢,但比较安静不影响他人 C 不午睡 ,会影响他人 14 、幼儿入睡时有以下习惯(可多选)
A 没有不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入睡,并且保持正确的睡觉姿势 B 咬被角、吸吮手指
C 趴着睡
D蒙着被子睡
E需要依赖物 15 、当自己的物品需要整理时 A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整理
B在成人提醒下能够整理好
C在成人提醒下仍然不能将物品整理好 16 、幼儿整理自己的学具材料时 A能够按老师要求有顺序、正确的整理并放回原处 B能够自己取放,但是不会整理
C需要在他人协助下取放与整理 17 、幼儿在看完图书或玩完玩具后 A自己主动整理并放回原位
B会在成人提醒下整理归位 C自己整理大部分,他人协助小部分
D自己整理小部分,大部分由他人代劳
E完全不会整理归位
18 、承担值日生工作时,幼儿在老师指导下,能做到 A能用正确的方法将桌子擦干净
B能认真去擦,但是完成效果一般 C幼儿会做但是不认真
D幼儿不会做也不认真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评价表( 二)
幼儿班级:
幼儿班级:
幼儿姓名: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评价:(请对照表一具体内容在对应选项中打勾)
1、幼儿在吃饭时
A(
)
B(
)
C(
)
2、幼儿在吃饭时不喜欢吃
A(
)
B(
)
C(
)
D (
)
E(
)
F(
)
G(
) (具体挑食内容:
)
3、幼儿进餐时能够做到
A(
)
B(
)
C(
)
D (
) 4、幼儿在使用餐具时
A(
)
B(
)
C(
)
5、幼儿在进餐后
A(
)
B(
)
C(
)
D (
) 6、幼儿在洗手方面
A(
)
B(
)
C(
)
7、幼儿在洗手时
A(
)
B(
)
C(
)
D (
) 8、幼儿有大小便需求时
A(
)
B(
)
C(
)
9、幼儿在大便后
A(
)
B(
)
C(
)
D (
) 10、幼儿在穿脱衣裤时
A(
)
B(
)
C(
)
D (
) 11、幼儿在脱下衣服后
A(
)
B(
)
C(
)
D (
) 12、幼儿在脱鞋后
A(
)
B(
)
C(
)
D (
) 13、幼儿入睡时
A(
)
B(
)
C(
)
14、幼儿入睡时有以下习惯
A(
)
B(
)
C(
)
D (
)
E(
)
15、当自己的物品需要整理时
A(
)
B(
)
C(
)
16、幼儿整理自己的学具材料时
A(
)
B(
)
C(
)
17、幼儿在自己看完图书或玩完玩具后
A(
)
B(
)
C(
)
D (
) 18、承担值日生工作时,幼儿在老师指导下,能做到 A(
)
B(
)
C(
)
D (
)
篇三: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即是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1. ADL 量表包括进餐、淋浴、修饰、穿衣、大便、小便、如厕、转移、行走、上下楼梯共10 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为 15、10、5、0 共 4 个等级,满分为 100 分。
<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依赖,是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生活不能自理者。
20~60 分为生活需要帮助,是一级、二级护理生活部分自理者。
>60 分为生活基本自理,是全自理、三级护理者。
2.
ADL 的评定方式:由评估者发出动作指令,让患者实际去做,逐项观察患者进行动作的能力。
3.
Barthel 指数评分细则 (1)进食 10 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
5 分:需部分帮助(如夹菜、切割、搅拌食物等)
0 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 5 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 0 分:洗澡整个过程都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刮脸、梳头等)
5 分:可自己独立完成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 分:可独立完成 5 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托,但需他人帮助整理,如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
0 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 10 分:可控制大便 5 分:偶尔失控 0 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 10 分:可控制小便 5 分:偶尔失控 0 分:完全失控 项目 独立完成 部分独立或需部分帮助 需极大帮助 完全依赖 进食 10 5 0
洗澡 5 0
修饰 5 0
穿衣 10 5 0
大便控制 10 5 0
小便控制 10 5 0
如厕 10 5 0
床椅转移 15 10 5 0 平地行走 15 10 5 0 上下楼梯 10 5 0
总分
(7)如厕 (包括便后清洁及整理衣服等过程)
10 分:可独立完成
5 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
0 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8)床椅转移 15 分:可独立完成 10 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
5 分:需极大帮助(极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
0 分:完全依赖他人 (9)平地行走 15 分:可独立在平地行走 45m 10 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
5 分:需极大帮助(行走时极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在平地移动)
0 分:完全依赖他人 (10)上下楼梯 10 分:可独立上下楼梯 5 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使用拐杖或扶楼梯)
0 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0-20 分:极严重功能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4. 特记规范:
经 ADL 评估该患者分值为 0-20 分(评估后需写详细分值)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洗脸、梳头、剃须、修建(指/趾)甲,协助患者翻身,取舒适卧位,加强皮肤护理等。
21-40 分:严重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明显依赖他人 经 ADL 评估该患者分值为 20-40 分(评估后需写详细分值),协助患者更换床单,床上移动,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等。
41-60 分:中度功能缺陷,生活能部分自理 经 ADL 评估该患者分值为 40-60(评估后需写详细分值),协助患者进餐,间断夹闭尿管、进行膀胱逼尿肌锻炼、协助床上用坐便器、床上肢体被动运动等等。
61-99 分:轻度功能缺陷,患者生活基本自理 经 ADL 评估该患者分值为 61-90(评估后需写详细分值),协助患者座椅或下床活动、如厕等等,提供相关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100 分:生活完全自理 经 ADL 评估该患者分值为 100 分,患者生活完全自理,及时询问患者主诉,加强床旁护理。
在 ADL 评分的指导下进一步划分护理等级,可提高基层护理的治疗,提高医嘱的执行性并有利于护理措施的落实,从各方面提高护理质量。国内研究显示,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占有较高比例,而大部分护理等级并不能反映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而部分医生并不了解护理等级制度和评定标准,容易导致医嘱中的护理等级与实际情况偏移。
应用 ADL 评分可使护理级别更准确,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医嘱护理级别是 从医疗的角度出发,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根据 ADL 量表评分下达护嘱比医嘱的护理级别内容更确切,患者更易接受,收费更合理,减少了医患矛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同时也避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
篇四: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 Labor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s: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
夏心军
作者简介:
夏心军,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7 夏心军(1971- ),男,江苏宝应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石家庄)2020 年第20203 期 第 46-52 页
内容提要:
随着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再次回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通过调查发现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既有机制性原因,也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要抓住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新时代特征,建构有效的劳动课程体系,统整劳动教育资源,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完善高中生劳动评价,关注劳动教育成果转化,提升劳动教育整体效益,完善高中现代教育体系。
期刊名称:
《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
202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挑战/策略
标题注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6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统整课程研究”(BHA160152)。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20)03-0046-07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0.03.007
一、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对扬州市 37 所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探析高中当前劳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及生长点。
调查显示,全市开设劳动课的学校共有 16 所占 43.3%。农村校共有 13 所,而开设劳动课程的学校只有 2 所。劳动教育在各校定位和实施路径还缺乏系统化建构。首先,各学校劳动教育样态有差异。高中能够系统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不多,劳动教育的认知、样态、路径和参与度发展不均衡,有的学校长期关注劳动教育并形成课程体系,有的学校则是零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其次,劳动教育逆走向引发反思。数据显示城区学校对劳动教育关注度高于农村学校,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丰富性和实践多元性远超过城市学校,但农村学校高中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劳动教育机制严重弱化。最后,劳动教育影响教育质量。调查发现,越是办学质量高、教育知名度高、有良好传统学校对劳动重视和理解层度越深刻,形式更为丰富。而有的学校劳动教育定位和方式简单,甚至有的学校将劳动作为学生的行为失范的惩罚性教育手段。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解和定位,对扬州市 37 所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 976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 902 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和家庭对待劳动教育要求不一致。调查显示,高中生都能参加学校或班级值日,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学生共 213 人占 23.6%,会做一道家常菜且实践过的共有 194 人占 21.5%,自己洗衣服共有 68 人占 7.5%,高中生在学校与家庭生活中劳动状态呈现两种样态。学校通过整体性开发劳动教育资源,确保每一个高中生都会有目标任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完成劳动学分,鼓励每一个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对高中生劳动教育要求更趋现实,家长要求孩子将全部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劳作性事务均由家长代办,调查显示有 57 名家长明确要求高中生承担家务占 6.3%,有的家长认为劳动浪费时间影响学业,劳动完全是基于高中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调剂学习生活一种方式。
二是高中生喜欢劳动类型不断丰富。调查显示,喜欢脑力劳动的学生共 173 人占 19.2%,其中最喜欢的脑力劳动是 STEM 课程共有 67 人占 38.7%,最不喜欢的就是刷题共有 127 人占 73.4%。最喜欢的体力劳动就是学校管理值日共有 389 人占 43.1%;最不喜欢的体力劳动中洗衣服共有 97 人占 10.8%。高中劳动教育往往被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所左右,尽管现代劳动教育观倡导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平等,但实际上脑力劳动还是被重视。新一代高中生对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及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主要与目前社会生产方式和高中生学习方式有着直接关系,他们对待体力劳动也显现出高中生应然价值追求,对待学校管理事务类劳动参与积极性和认可度较高,主要是这种劳动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参与学校管理最直接方式,拓展了高中生学习路径,加强了人际交流与联系,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成功感。
三是高中生参与体力劳动的时间有差异。对于学生参与体力劳动时间进行了调查,每周参与劳动超过 3 小时的共有 311 人占 34.5%(男生 206 人,女生 105人),其中农村学校学生 78 人占 23.1%,城市学校学生 233 人占 76.9%;高一学生平均每周劳动时间为 2.2 小时、高二 1.6 小时、高三 0.3 小时。数据显示,高中生进行长时间劳动实践比例不高,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城市学生多于农村学生,年级之间有差异。对学生群体劳动时间 3 小时以上与不足 3 小时的随机抽取相同人数,对他们的学业成绩、社会交往、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首先,在学业成绩方面无明显差别。区分度主要在学习投入度和学习专注度两个方面,劳动时间长的学生学习投入度高,对于学习任务可以进行系统规划,学习资源选择、判断和利用有一定优势,这类学生学习能够持续关注,对问题认知较系统化。其次,社会交往能力有差异。劳动时间长的学生在同学关系、师生理解、亲属交流、劳动意图理解等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同学,在实践中积极合作、相互间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占据一定优势,对劳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判断力和应对能力。第三,健康状况有差异。长期劳动使得他们在动作技能方面占明显优势,身高除了遗传因素外,学生之间差异不是太明显;但近视率差距十分明显,劳动时间长的学生近视率占 32.7%,其他学生近视率占 87.3%。另外,劳动时间长的学生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学生。
二、影响高中劳动教育质态的归因分析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中教育中劳动教育还不到位。劳动教育本真意蕴的遮蔽,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元劳动观导致劳动教育被扭曲。传统的劳动二分法使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主流思潮,体力劳动系“下品”之列。由于当前社会分配制度制约,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资源占有率、工作样态和待遇有一定差距,还受到传统劳动观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训影响,这种观念不断影响着高中生劳动观,功利化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导致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缺乏,挤压了体力劳动教育的发展空间。
第二,初中毕业后分流机制导致劳动教育被割裂。我国初中后教育分流机制由来已久,形成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两种学制,由于招生机制影响,往往职中学生文化成绩比高中学生文化成绩低,两种学制使得“劳动教育”自然分成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大取向,并且自觉地将体力劳动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高中阶段劳动教育内涵就这样被割裂了。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人生关键期,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简单地认为劳动就是文化知识类学习,高中生对劳动态度发生了改变,特别对体力劳动理解和定位被歪曲,劳动知识明显匮乏,劳动技术明显弱化,劳动习惯缺失。
第三,高中生学业压力导致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由于学业压力学生参与劳动时间与机会减少,在系统文化知识学习之余,劳动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流于形式化劳动教育使得学生对劳动逐步丧失信心与兴趣;学生参与方式日趋简单,甚至出现应付式劳动,使得劳动教育走过场,弱化劳动教育的应然价值,体力劳动形式过于简单、负担较轻。
第四,高中生劳动能力缺失导致劳动教育被伪装。高中生忙于文化学习,缺少了劳动教育机会与时间,缺失了体力劳动提升脑力的可能,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四
体不勤,成为劳动失忆的一代,他们对劳动没有感情、没有认知、没有体验。学校出于学业和生命安全考量,怕学生因体力劳动出现闪失导致学校脱不了干系,学校对劳动教育畏手畏脚,不能因地制宜推进劳动教育。学生劳动能力缺失,学校对学生劳动素养应然标准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缺乏应有的教育指向。
第五,现代家庭教育态度导致劳动教育被移除。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生活在“四二一”(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家庭中,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许多家长习惯性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劳动被家长包办代替,甚至高中生的学校值日也被家长代劳或者直接被保姆、钟点工代劳,导致高中生被过度照料、过度关注、过度书面学习。
三、高中劳动教育应然特征
(一)劳动教育基础的认知性
高中生劳动教育是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主要包括对劳动教育本体性认知、劳动价值认知和劳动技能认知。首先,明了劳动教育内涵。高中生作为一名社会人,要明晰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中功能,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发展史和时代理解,提升自身的劳动选择与判断能力。其次,明晰劳动教育观念。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以辛勤劳动、劳动为荣的理念[2]。高中生愿意放下手中书本,走向田野、走向车间、走向 STEM 教室、走向实践基地的一个根本性动因,就是愿意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和成长方式,尝试通过另外一种路径体验教育的真谛,明晰劳动教育在自己身上应然价值呈现。最后,明白“如何劳动”。这是劳动认知内核,从劳动工具、劳动方式等方面系统学习,加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
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七方面认知,形成较为完整的劳动教育认知体系,帮助自己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技能,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改善生活,提高生存本领。
(二)劳动教育内涵的统整性
高中生劳动教育从劳动形式来看包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从服务对象来看分为自我服务、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劳动等。首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走向有机统一。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新挑战,劳动教育必须加入新的要素[3]。统整劳动资源,确保高中生在体力劳动中智力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高中生双重实践机会,从不同视角认识劳动的实践价值,尊重不同劳动者。其次,加强自我服务、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劳动系统化建构。这是高中生劳动教育基本要求,强调自我服务就是不给别人找麻烦,现在高中生不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角色,强调高中生自我劳动已经迫在眉睫,培养他们基本的生存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强化服务他人,主要是要求高中生要学会与人相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共同提高与发展;强力要求高中生提升服务社会本领,做公益劳动,走进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走进厂矿、走进社区,不仅是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而且还要指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提升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三)劳动教育过程的生产性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高中劳动教育过程不仅是高中生自我成长过程,也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效益,即高中劳动教育的生产性。首先,高中生在劳动过程中综合素养有效提
升。对于高中生来说,劳动教育对他们动作技能、肢体健康水平、心理承受力、劳动能力诸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其次,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随着高中生劳动教育需求增加和实际劳动教育经验不断积累,学校可利用的劳动资源日益丰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也日趋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路径日趋丰富。最后,增强高中劳动教育的社会认同。“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4]。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赢得社会认可,得到社会支持,也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日趋一体化发展。
(四)劳动教育价值的道德性
首先,劳动是塑造高中生独立人格的重要路径。劳动教育是自主性、道德性和创造性活动,高中生参与劳动不是简单的动动手,通过与他人碰撞、沟通、历练,获得自我价值认同,塑造学生敬畏心,在体验中实现自我精神的愉悦。“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5]。这也是他们在执著追寻理想与现实相切合的历程,在实践中不断发掘自我存在的价值,体验自我存在的意义,明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劳动的教育意义。其次,涵养高中生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积极引导他们在劳动中相互交往、言说和行动,实现平等交往,有助于高中生走向公共生活,形成规则意识,树立劳动自立意识,积极建构自我与世界的意义关系,体悟社会生活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感悟生活的意义,确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五)劳动教育成果的创造性
劳动教育最终成果是培养学生一种创造性劳动态度和方式,形成劳动素养。首先,创造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形式和新方法。高中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将自我服务、家庭劳动、社区服务劳动、学校义务劳动系统化建构,通过整合勤工俭学岗、创意文化节、创客实验室、志愿服务、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实现了高中生劳动教育形式和方法不断创新。确保他们在劳动教育中获得丰富体验,提升劳动能力和创新技能。积极鼓励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6]。其次,厘清学校全面教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
推荐访问: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自理 能力 调查